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营养可口的饭菜、经济实惠的价格、干净宽敞的环境……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吃上一餐热饭是最简单的幸福。
在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办事的今天,解决白叟每天的用餐吃饭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如今,随着一个个幸福食堂的建成运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滋味。
一菜一汤中的温暖民生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西宁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4.35%,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拟,比重上升3.33个百分点。随着老龄化社会阶段的到来,老年人“吃饭难”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烦心事。
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办事工作,以创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办事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办事体系,进一步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办事模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大众化居家养老办事需求。以低廉的价格、温馨的环境、适老的口味,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助餐送餐配餐办事,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办事质量,努力提升全市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的数据显示,目前西宁市共建成1个市级和7个县(区)级指导中心,对相关助餐送餐配餐办事工作进行考核监管;建设148个“幸福食堂”,为周边白叟提供助餐办事,解决老年人就近用餐。
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滋味”
如今,家庭规模小型化已成为社会趋势。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的数据显示,在参加调查问卷的100位白叟中,75%的白叟独居或和配偶生活,仅有25%的白叟和子女一起生活。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竭下降,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老年食堂也成为了相对经济且解决白叟吃饭问题的最佳生活选择。调研数据显示,就餐便捷、价格实惠、营养均衡、省时省力等优势是老年人选择幸福食堂的主要原因。
锅碗瓢盆碰撞,热气升腾。9月26日12点许,是城北区马坊东社区爱老幸福食堂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一盆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陆续出锅,白叟们也陆陆续续来到食堂内准备用餐。王奶奶已经80岁高龄,虽然身子骨还很硬朗,但一个人做饭既不便利也费心思,社区里的幸福食堂为她省去了不少麻烦。“我几乎每天中午都在这里就餐。一顿能有三四个菜,还能吃到手工饺子,味道很好。”王奶奶说:“吃完饭还能在一楼休息聊天,还能结交新伴侣、参与活动,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真是便当多了!”王奶奶只是西宁市幸福食堂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位。调研数据显示,在参加调查问卷的白叟中,74%的老年人每周食堂就餐次数为4次至6次,26%的老年人每周食堂就餐次数为1次至3次,近八成就餐老年人选择周一到周五在幸福食堂就餐。
暖心办事为幸福生活“加码”
与普通饭店不同,依托社区、以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为目的的“幸福食堂”,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和社区给予相应财政资金补助,食材新鲜,当天采购当天制作,由中央食堂统一制作统一配送,菜品均挑选软糯易消化的食材,同时保证老年人清淡口味,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健康,让白叟吃得安心、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这里的饭菜价格便宜,营养健康,菜品质量也是有保证的。”正在帮家里白叟排队打饭的童女士说:“我来过几次,工作人员办事很贴心,饭菜味道也很好。”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参加调查问卷的白叟中,62%的就餐白叟觉得幸福食堂的办事态度非常好,31%的觉得比力好,在问及未来还会经常在老年食堂用餐这个问题时,超九成表示未来还会经常来老年食堂用餐。
走进位于城西区海湖广场社区的爱老幸福食堂,记者看到两侧公告栏对于助餐订餐、配餐式爱老价目表等信息有着详细的说明。据了解,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老年食堂每份餐标原则上不超过10元,收费标准分为三类:10元(一大荤一小荤两素一汤),8元(一大荤两素一汤)和6元(一小荤两素一汤)。同时,城西区户籍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等四类白叟每人每月可享受补助150元,其中失能白叟每天还可补助2元送餐费用;80周岁以上高龄白叟每月补助60元。这些补助月初全额打入白叟持有的爱老就餐卡中,月底清零。相较于外卖平均一餐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五六十元的标准,老年食堂餐费标准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经济实惠、口味适宜、办事贴心……暖胃又暖心的幸福食堂让白叟们的幸福更加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