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5载波澜壮阔,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奔赴美好未来!
走进西宁市的大街小巷,处处呈现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道不尽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各族群众用真诚沐浴真诚、用心灵拥抱心灵。
在这里,民族团结已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奏响了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幸福和谐主旋律。
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近年来,西宁市始终把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不竭鞭策西宁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籽籽同心”,盛开着民族“团结花”。
和谐!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
广场上各族群众共舞和谐锅庄,城乡社区和乡村邻里,楼上楼下像亲人一样互帮互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心聚力谋发展,在西宁这片热土上,各族干部群众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鞭策着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不变。民族团结已成为老百姓遍及认同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
走进兴海路小学,只见民族团结教育园里民族团结进步主题雕塑及喷泉、优秀民族文学作品石刻、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人物塑像小品、反映民族风情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石雕墙、师生民族团结进步的艺术作品等一一呈现在眼前,“花儿演唱、九碗三行”“敖包相会、长调牧羊”“驼舞喜婚、驼曲传唱”……介绍各民族特色和渊源的石刻上那生动有趣的图景让人回味遐思,鲜明生动的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让广大师生轻松地沉浸在寓教于乐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直以来,在西宁传唱着一首首民族团结之歌,在这个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一朵朵绚丽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构成了一个个最和谐的镜头。
和睦!各族群众相融共生和睦共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居民生活的保障。在香格里拉社区就有这样几位民族团结好邻居,他们心地善良,经常在小区里巡逻,发现谁家需要帮手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是香格里拉三期7号楼的朝鲜族居民李昌明和15号楼的藏族夫妇金勇和孔庆霞,他们用本身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为香格里拉社区民族之花永远盛开贡献着本身的一份力量。
百姓身边先进人物的不竭涌现,为西宁市增色添彩,汇聚发展正能量。近年来,西宁市各社区始终坚持以文化认同为标的目的,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倾听、关注、承诺、办事”为理念,以“面对面,心贴心,用心办事每一天”为宗旨,以交往增进民族感情,以交流改善民族关系,以交融促进民族团结,悉心解决各族群众民生诉求,积极调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本土文化创造和继承,努力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了各族群众相融共生、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邻里守望、民风淳朴的区域内涵,积极推进政治立场坚定、民族关系融洽、文化认同感强的和谐民族大家庭建设。
和气!各族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
“幸好遇到陈书记,是她帮我们谋划了好营生。听说一下午订出去了好多盒馍馍,心里特别开心。”看着挂在墙上的时钟到了点儿,慈幼巷居民马兰芳连忙取下蒸屉,将热气腾腾的花卷往打包盒里装。本年62岁的她说,没想到过去本身家吃的花卷馍馍也能成为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为提高辖区居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慈幼社区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东关阿娘”美食品牌,培养创业带头人,同时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举办面点等技能培训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经过精心培育,‘东关阿娘玫瑰花卷’品牌已初步建立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在微信伴侣圈发起‘带货’广告,以‘网络摆摊’的方式为辖区居民‘带货’销售,既拓宽了社区居民就业渠道,也为居民增加了一份收入。”东关大街街道慈幼社区党委书记陈凤莲介绍说,“我们办事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带货’,订单应接不暇,仅‘带货’第一天的前两个小时订单就达23盒,随着订单量的不竭增加,每个人的收入还能增加。”
西宁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等战略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社会、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领域事业发展,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竭提升。
和美!各民族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清晨,一缕缕霞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中心广场、麒麟湾这些城市最先“醒”来的地方,聚集着前来晨练的人们,自由呼吸着这座城市舒爽、清新的空气。晨练的蒙古族白叟高凤莲说:“看看西宁这么蓝的天,我们可以自由呼吸着西宁清新的空气,这是我们市民最大的幸福所在。”
做生意的格桑经常往返于外地和西宁之间,对西宁环境的改变感触很深:“当春夏季从机场驱车出发,无论你选择从京藏高速韵家口到朝阳段,还是选择南绕城高速入城,入眼皆是一片浓浓绿色,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犹如一个‘大公园’。现在西宁刚入秋,街头五颜六色的秋景更是养眼,大面积种植的油松、云杉等常绿树种,依然绿得浓郁,西宁这座城市真是越来越斑斓了!”
小瀑布、清澈的大水面、表里两条河道……被老百姓称为“西宁外滩”的湟水河城区段水利改造工程展现给广大市民水清、景美的亮丽面貌。“曾经湟水河河道里有一片片裸露的滩涂,现在河道全部被水覆盖,变成连续性的景不雅观大水面,走在岸边有湿润的感觉,仿佛置身在江南水乡。”市民史女士感慨道。
有山有水,还能推窗见绿、林中安步,应该是一座宜居城市最美的样子,如今,“河水清、两岸绿……”“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市新画卷再现高原,让各民族置身美景中共享城市发展成果。